妖艳神秘,情迷画色 | 拉斐尔前派
关注目刻时光公众号:优质文章每日推送,搜索mookmeart即可
绚烂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动人的细节、活色生香又具有灵性的“女性”形象......
起初,他们就只是一拨艺术学生。
就像所有对墨守成规的课堂教育厌倦的年轻人,他们是叛逆者,是挑战者,他们对在学的皇家艺术学院“机械化”、“学院派”的教学内容和模式不满;
他们正处于“狂妄”的年龄,最富创造力的时刻,又恰逢一个社会正在发生剧烈变迁的年代。
后来,他们的创作被称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前卫艺术”。绚烂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动人的细节、活色生香又具有灵性的“女性”形象,成为他们这一流派的主要特征。
美得几乎让人窒息。
妖艳神秘,情迷画色 ,拉斐尔前派。
∧奥菲丽亚 1851 局部
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又常译为前拉斐尔派,是1848年在英国兴起的美术改革运动。这个画派的活动时间虽然不是很长(约持续三四年的时间,1854年后他们便分道扬镳了),但是对于19世纪的英国绘画史及方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最初是由3名年轻的英国画家(即: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但丁·加百利·罗塞蒂又译丹特·加布里埃尔·罗赛蒂和威廉·霍尔曼·亨特)所发起组织的一个艺术团体(也是艺术运动),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的艺术潮流,反对那些在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时代之后在他们看来偏向了机械论的风格主义(Mannerist)画家。
他们认为拉斐尔时代以前古典的姿势和优美的绘画成分已经被学院派(Academic art)的教学方法所腐化了,因此取名为拉斐尔前派。他们尤其反对由约书亚·雷诺兹(Joshua Reynolds)爵士所创立的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的画风,认为他的作画技巧只是懒散而公式化的学院风格主义。他们主张回归到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出大量细节、并运用强烈色彩的画风。
拉斐尔前派常被看作是艺术中的前卫派运动,不过他们否认这种描述,因为他们仍然以古典历史和神话作为绘画题材以及模仿的艺术态度,或者是以模拟自然的状态,来作为他们艺术的目的。他们的作品之所以夺人眼球、风格鲜明,和流派中的主要干将都以伊丽莎白·斯黛尔和珍妮·伯顿为主要作品模特。她们都是高贵的棕红发女郎,深邃眼神和性感红唇,透着妖媚和真诚交融的气质,而且都在艺术家的创作和生活中担当了最重要的角色。
了解他们,要从当中最重要的三个艺术家开始。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
(John Everett Millais 1829 - 1896)
2012年,伦敦泰特美术馆最后一场大展:“拉斐尔前派:维多利亚先锋”(The Pre-Raphaelites: Victorian Avant-garde),让现在的人们得以近距离观赏到这些经典艺术。当中最经典的当然就是睡莲般迷离而忧伤地仰脸飘浮在自然万物间与死神对话的《奥菲利亚》。(下图)
∧奥菲丽亚 1851
米莱斯是拉斐尔前派画家中最有才华的一个,他出生于南埃普顿,幼年就表现出非凡的绘画才能。10岁时,他的绘画就获得了艺术协会颁发的银质奖章。1841年,米莱斯进入皇家美术学院,以后又多次获奖,并在18岁那年获得金质奖章,是学院公认的高材生。 米莱斯1848年和但丁·加百利·罗塞蒂、威廉·霍尔曼·亨特一起创立了拉斐尔前派兄弟会。
1852年以油画《奥菲利亚》一举成名, 成为人人称赞的名家。 米莱斯的绘画注重写生,并常常在创作题材上注意道德观念的宣传。除了宣传一种宗教道德观念以外,还充满着感伤的情绪,这在他的一系列油画作品如《奥菲丽亚》、《赦免状》、《鸽子返回方舟》和《盲女》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其作品题材涉及广泛,尤以描绘浪漫历史场景和孩童为主题的作品居多,还为维多利亚王朝许多显贵画过肖像。他的技法十分精致、华丽,在当时很受欢迎。他后来成为了皇家美术学院院士和院长。
《奥菲利亚》有多美?看看下面这个视频,就会明白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528w6wcic&width=500&height=375&auto=0
《奥菲丽娅》以极工细精湛写实技巧和神奇的画境创造,震惊了当时的英国画坛和观众。作品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丹麦王的弟弟克劳狄斯为谋取王位与王后通奸,用毒药毒死国王,国王的阴魂向儿子哈姆雷特诉说自己被害真相。帮助谋害国王的御前大臣有一子一女,女儿奥菲丽娅很受哈姆雷特喜爱,却受到御前大臣万般阻拦,并继续作恶,后被哈姆雷特发现刺死,女儿闻讯后病了,整天唱着古怪的歌到处游荡,尔后不幸落淹死。米莱斯选择了奥菲丽娅编的花圈,刚要挂上树枝而跃落水中的情节。
∧盲女 1856
《盲女》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米莱斯用细腻精致的笔调刻画了感人的场面,充满凄凉哀婉的情调。
∧玛利安娜 1851
此画色彩浓郁,以暖调子为主,表现出室内沉闷的空间,形象逼真,动态自然,刻画出一个过着清教徒生活的教会妇女的日常生活。背景是烦乱的彩色玻璃窗画。这位妇女由于整天作着解闷的绣工活计。而显得十分的疲倦,她正站起身来,舒展着清秀苗条的腰肢,这一动作更增加了孤寂日月的郁闷感。
∧基督在父母家中 1849
∧西北水道 1874
∧洪水1870
∧休息 1858
∧The Black Brunswicker 1860
∧1746年的赦免命令 1852
∧伊莎貝拉 1848 - 1849
∧L'Enfant du Regiment 1854 - 1855
∧玩牌 1872
∧游侠骑士 1870
∧索尔维烈士
∧赛门和伊菲革涅亚 1853
∧俘虏 1882
∧伴娘 1851
但丁·加百利·罗塞蒂
(Dante Gabriel Rossetti 1828-1882)
他是19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最重要的画家,与同时代的其他几位画家不同,罗塞蒂受到维多利亚风格圣人罗斯金的影响,是拉斐尔前派艺术向后来唯美倾向转变的领导人物。罗塞蒂多才多艺,有着多重身份,不仅是著名的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还是著名的诗人、插图画家和翻译家。
他主张回归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画风,反对风格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和学院派的教学方法。罗塞蒂喜欢中世纪而不是现代的艺术。他翻译并出版了但丁和其他中世纪意大利诗人的作品,而他的艺术作品也被人认为是包含了早期意大利的风格。他以女性为题材,作品弥漫着忧郁而伤感气氛。这些画作影响了后来欧洲的象征主义运动。
∧受胎告知 1850
∧普罗塞尔蓓娜 1874
∧白日梦 1880
∧贝娅塔·贝娅特丽丝 1864
∧沉思
∧托洛美的皮耶 1868 - 1880
∧牧场聚会 1852
∧新娘 1866
∧Roman Widow 1874
∧菲娅美达的幻象 1878
∧聖女貞德 1863
∧将弹小提琴的女孩 1872
∧圣洁的少女 1871 - 1878
∧莫娜范那 1866
∧罗莎蒙德 1861
∧比阿特丽斯的招呼 1869
威廉·霍尔曼·亨特
(William Holman Hunt 1827~1910)
英国画家,拉斐尔前派创始人之一。1827年4月2日生于奇普赛德,父亲是商店的掌柜,不希望亨特学习绘画。所以亨特十六岁以后才接触油画,当时他一面画肖像画自谋生活,一面开始研究绘画。亨特经常模仿前人的作品,如15世纪意大利的一些名画,这些习作在他的一生中都起着重要作用。1845年,他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在那儿遇见了米莱斯和罗塞蒂。于是他们合作开创了拉斐尔前派兄弟社团,决心重振英国画坛雄风。主要作品有:《良心觉醒》、《牧羊人》、《死亡的图像》、《世界之光》等。
∧夏洛特小姐 1888
《夏洛蒂小姐》是亨特根据坦尼森的诗创作的画作。诗中夏洛蒂因受到巨大诱惑而打破自己只能通过镜子观察外界事物的禁忌,致使镜子破裂,诅咒就此笼罩夏洛蒂。“明镜中的景象清晰/多年悬于我眼前的明镜/世间万物显现/她看见了不远处的大路蜿蜒/还有那里河水潺潺/那些质朴的农夫/和那市场上的女孩/都从眼前漂浮而过/她挣脱了禁锢的网/她甩开了织布机/她跨越三步冲出了房间/她看到了水中莲/看到了钢盔和羽扇……突然,镜面碎裂,诅咒降临。”
∧世界之光
1853-1854年,60×125厘米,牛津大学,英国
∧牧羊人1851
∧良心的觉醒(The Awakening Conscience)
1851年,布上油画,76.2×55.9厘米,伦敦泰特美术馆藏
∧死亡的图像 1870
∧五月(May Morning on Magdalen Tower, Oxford)
∧发现救世主 1860
∧比安卡
∧伊迪斯的生日
∧Stephen Lushington
∧伊莎贝拉与罗勒花盆(Isabella and the Pot of Basil) 1867
∧天真的凯旋(The Triumph of the Innocents)
∧清晨祷告
∧范妮的画像
∧皈依基督教的英国家庭
∧孩子们的假期
∧基督和两个玛丽
∧喇叭花
∧喇叭花
拉斐尔前派继承了拉斐尔派的色彩运用方式,墨绿、宝石蓝、翠绿、棕黄、橘红、淡米、嫩红等等,这些单纯的色彩,被割裂独立运用在画面上,在视觉上引发激烈碰撞。
一篇图文,只能了解拉斐尔前派很小的一部分。
更多的精彩,留待后续。
(图文整合于网络)
艺栈荐书
《拉斐尔前派》
极少见的拉斐尔前派画册!
塔森出版社艺术基础系列2.0中的一本。
英文版,图文结合。
最新福利:
拉斐尔前派电子画册小三册,每册页数20—40页之间,发送方式与之前一样,喜欢的小伙伴可在公众号后台留言,谢谢~~
延伸阅读: